三家猪企相继爆雷!专家纷纷支招避雷指南 为同行分享避雷指南
在本轮无情的猪周期面前,满怀壮志的雷专雷正邦科技、傲农生物和天邦食品,纷支先后踏上了重整与申请重整之路。招避业内有不少声音担忧:下一个会是家猪继爆家纷谁?
正所谓,问题积蓄太久总会有爆发的企相那一刻。回顾三家猪企的雷专雷发展历程,总体呈现出“三高一低”的纷支特征。
本期《农财数读》将仔细盘点这三家猪企的招避共通之处,同时采访专业人士,为同行分享避雷指南。
引爆点一:高负债
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负债水平及风险程度的重要指标,直接反映财务状况。当负债率达到100%或超过100%,说明企业已经没有净资产或者资不抵债了。
《农财智库》数据显示,正邦、天邦食品和傲农生物的负债率均在2021年开始攀升,基本超80%。其中,正邦从2007年的50.53%一路猛涨至2021年的92.6%再到2023年三季度末的162.61%。天邦食品则从2007年的46.41%增至2021的79.93%再到2023年三季度末的87.03%。傲农生物也由2018年的61.96%提高至2021年的87.18%再到2023年三季度末的89.41%。
众所周知,高负债的正邦结局已定。而天邦食品和傲农生物的负债率距离100%并没有多远,融资渠道难免受限,自然而言就加大了资金压力。在这种缺钱的情况下,走上重整之道,虽说无可奈何,但不失为一种自救之举。
引爆点二:盲目高速扩张
事实上,正邦、天邦食品和傲农生物都是靠饲料起家的,而后才涉足养殖业务的。《前期它们的年出栏量都是比较稳定的,2019年之后才大踏步发展的。
《农财智库》数据显示,正邦2021年生猪出栏量超2007-2017年11年总量近280万头。天邦食品和傲农生物2023年出栏分别比2014-2019年6年还要多近5万头和303万头。
尤其在2018年后,猪企进入疯狂扩张的时期。《农财智库》数据显示,天邦食品和傲农生物,2023年的出栏量比2018年分别增长了228.15%和1305.04%。正邦则是在2020-2021年迎来出栏高峰期,分别比2018年增长了72.56%和169.44%。不过,在2022年爆雷后,出栏量已连续两年下降。
它们之所以会高速扩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被非瘟疫情后短期的高猪价所带来的高红利所迷惑。不过,后市行情却没能如它们所愿继续保持,反而直线下降。因此,踩错节奏的它们,只能为前期的误判背下巨债,被迫走上重整之路。
其实,造成今时今日的局面,还有一些外部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佛山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黄淑坚分析有四大外部原因。第一,大环境的经济状况较差。第二,疫情。如非瘟等其他疾病的疫情啊,造成了大量死淘,没有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第三,成本普遍上升。如饲料成本、用人成本、用地成本等。第四,消费动力不足。尤其是现在年轻人对猪肉的消费力不足,饮食结构发生了大改变,加上替代性肉类来源越来越丰富,造成年轻人对猪肉的依赖性下降。
“集团公司养殖生猪过度追逐生产效率,肉质越来越差。”著名养猪专家樊福好颇为赞同,进而导致猪肉在肉类消费中的占比每况愈下,猪肉的名声越来越差,消费疲软不振。
引爆点三:高成本
在成本为王的时代,高养殖成本势必会造成重大开支,加重经济压力。《农财智库》数据显示,正邦、天邦食品和傲农生物的养殖成本偏高,均超过业界通常认为16元/公斤的保本线。
“陶醉在过去的乐观行情氛围中,低估了风险,战略失策。”布瑞克农业大数据研究总监林国发分析,2019年在整个行业超高暴利下,带来了资产的快速膨胀,产业资本和外部资本纷纷涌入,不巧的是后期收益却一路下降。一般而言,行业的平均毛利润为20%,一旦遇上产能大释放,毛利润就会大幅下降,产生的收益不能覆盖成本,甚至收益是负数。与此同时,中期贷款一般是为期三年,还不上贷款,矛盾逐渐尖锐进而导致破产重整。“得不配位,拼命想吃的结果,要不就撑死,要不就胃疼。”
显而易见的是,成本居高的企业都存在比较大的风险。降本增效早已成为行业的必修课,作为养殖体量庞大的上市企业,尤为需要下苦功夫钻研,让成本一降再降。
引爆点四:低盈利
净利润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另一重要指标。《农财智库》数据显示,进入2021年,三大猪企基本进入亏损状态。
《农财智库》数据显示,正邦科技2006-2020年15年的利润总和不够2021-2022年亏损,还要倒贴超223亿元。天邦食品2021年和2023年两年的亏损总额比此前15年的净利润之和还要超77.81亿元。傲农生物在2021-2023年已连续三年为负,亏损总额达55.59亿元-61.59亿元,反观2017-2020年的净利润之和却仅有8.31亿元。
可见,这三家企业近年来的盈利能力每况日下,甚至出现亏空情况,随之被曝欠薪、猪吃猪等各种事件。客观而言,在这种情形下,它们的经营压力也在不断加大,重整或许能缓解金融负担。
避雷指南:发展新质生产力,走差异化道路
爆雷的原因是多样化的。除上述三家企业,其实其他一些企业也已危机四伏。为了避免更多的养殖企业步后尘,业内资深人士给出了他们的建议。
“上市猪企爆雷的原因有三:资本放弃、民众嫌弃、散户永不言弃。”对此,樊福好认为,作为一些普通养殖企业,要追求差异化发展,不要总是跟在大集团后面跑,吃力不讨好。比如,人家楼房你就平地,人家豆粕你就杂粕,人家玉米你就牧草,人家杜长大你就地方优质猪,人家大规模你就适度规模,人家工厂化你就种养结合等等。
与此同时,黄淑坚还指出,2019年非瘟之后,大量资本投机进入养猪业,不是长久主义者,都想趁养猪疫情谋红利。可是,他们忽视了养猪其实还是一个高技术产业,对养殖技术要求高,需要配备一定的人才。由于前期猪企盲目扩张,造成了人才和生产之间的脱节,导致各项成本偏高,进而引发了一系列资金问题。
对此,黄淑坚为养殖企业提出三点建议,第一,提高风险意识;第二,追求以创新驱动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如疫病防治技术、饲料成本技术、智能化技术、人力管理技术等都应该进行技术革新;第三,多大的头戴多大的帽子,要适度规模发展,不要盲目地扩张;第四,延伸产业链,深入融合一二三产业。
林国发持一致观点,养殖企业要提高效率,不要因为短期膨胀,低估了行业风险,高估自身能力进行过度扩张。养好自己的猪,干好自己的事情,尽可能地控制风险。
“暂停或放缓在建项目支出,确保现金流健康稳定。”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着重提醒,养殖企业要做好增效降本,缓解亏损压力。同时还要加强融资能力建设,树立好的市场口碑,制定合理的企业战略等。
近期,仔猪价格行情走高,业内甚是看好后市。越是这个时候,养殖企业越应该养好猪,静待迷雾散去,迎接曙光的到来。
【来源】南方农村报 农财宝典 新牧网
【作者】曾慧玲
【三家猪企相继爆雷!专家纷纷支招避雷指南 为同行分享避雷指南】相关文章:
- 1六安这“两项补贴”标准提高
- 2零售生鲜猪肉中沙门菌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的初步定量风险评估(六)
- 3抗新型冠状病毒候选药物法维拉韦首批国家对照品的研制(三)
- 41小时7分54秒!2024“清马”迎来首名半马冲线跑者!
- 5列王战火硝烟起:全面解析攻城战略与实战制霸秘籍
- 6白菜型油菜srb多室性状的遗传分析与分子鉴定(一)
- 7粮油食品中微生物和真菌毒素污染预测模型研究进展(二)
- 8硫酸铜处理气相色谱法测定洋葱中12种有机磷农药残留(一)
- 9【全国防灾减灾日】遭遇地质灾害 如何科学避险?
- 10黑龙江哈尔滨: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实施“承诺即换证”
- 112种木霉菌对杨树叶枯病致病菌的抑菌活性研究(一)
- 12福建泉州发布外卖平台方食品安全合规指南
- 13列王战火硝烟起:全面解析攻城战略与实战制霸秘籍
- 14制止餐饮浪费|未张贴反食品浪费标识 成都多个商家被查
- 15北京朝阳潘家园:非公党建为市场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 16高职院校化学实验室安全体制建设
- 17光遇飞翔季第三任务全流程详解 快速通关技巧与关键步骤分享
- 18粮油食品中微生物和真菌毒素污染预测模型研究进展(二)
- 1百亿水利工程——华阳河蓄滞洪区工程建设持续推进 宿松新闻网
- 2无人售卖不能无人监管 南京市秦淮区开展无人糖水铺专项检查
- 3零售生鲜猪肉中沙门菌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的初步定量风险评估(六)
- 4女主播脱衣推销隆胸产品,医美人公司被罚
- 5市审计局以高质量审计护航乡村全面振兴_
- 6绿茶主要滋味特征与消费者偏好的关系(二)
- 7百强企业集结!2024胡润中国预制菜百强榜暨大单品冠军榜颁奖
- 8《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的发展变化及特点分析(三)
- 9国家药监局:药品集中采购中选品种抽检全部合格
- 10广东发布汛期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 11女主播脱衣推销隆胸产品,医美人公司被罚
- 12“铁拳”行动|山东济南公布8起民生领域典型案例
- 13国家药监局:药品集中采购中选品种抽检全部合格
- 14认准“深汕友农”!深汕特别合作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布
- 152种木霉菌对杨树叶枯病致病菌的抑菌活性研究(一)
- 16羊肉卷检出牛肉和鸭肉成分 巴奴旗下超岛自选火锅被立案调查
- 17创指高开高走收涨1.44% 通信设备板块领涨
- 18农业农村部郑重声明:没有成立过这三个委员会!